查看: 1896|回复: 9

[诊断] ALS早期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70

主题

927

帖子

709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092
发表于 2016-3-2 20: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翎舟 于 2016-3-3 22:03 编辑

        
       ALS 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根据Belsh 和Schiffman的统计,本病早期有27%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在爱尔兰的国家ALS 登记处有10%的病例为误诊。中晚期的ALS 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疾病早期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颈椎病脊髓脊髓型颈椎病可以表现为手肌无力和萎缩伴双下肢痉挛,而且颈椎病和ALS 均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群,两者容易混淆。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压迫性脊髓损害很少超过C4,因而舌肌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发现失神经现象强烈提示ALS。超过一个神经根分布区的广泛性肌束颤动也支持ALS 的诊断。颈椎病性脊髓病时MRI 可显示脊髓受压,但出现这种影像学改变并不能排除ALS。一方面有些患者虽然影像学有颈髓受压的证据,但并不一定导致出现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颈椎病可与ALS 同时存在。

       2.包涵体肌炎(IBM)是继颈椎病性脊髓病后最容易与ALS 混淆的疾病,Brannagan(1999)复习20 例IBM,其中半数早期误诊为ALS 或周围神经病。两者的共同症状为手肌或四肢远端肌萎缩,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和感觉异常(IBM合并周围神经病除外)。
       IBM 患者指屈肌无力通常较为明显,而在ALS 到晚期其他手肌明显受累时才有指屈肌无力,且第1 骨间肌多无萎缩。IBM 常有明显的股四头肌萎缩伴上楼费力和起立困难,但无束颤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IBM 患者的肌肉活检可见镶边空泡和炎症浸润可资与ALS 鉴别。

       3.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因其有明显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而腱反射正常或亢进,容易与ALS 或SMA 混淆。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传导阻滞、运动神经活检发现脱髓鞘改变及IVIG 试验性治疗有效支持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磁共振光谱有皮质乙酰天门冬氨酸缺失及运动皮质磁刺激发现中枢运动传导障碍提示ALS。

       4.Kennedy-Alter-Song 综合征与ALS 的共同点是两者均有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Kennedy-Alter-Song 综合征还有以下特点可资与ALS 鉴别:①X 连锁遗传方式;②姿位性震颤伴乳房肿大;③无上运动神经元的症状丧失;⑦基因分析有三核苷酸(CAG)重复增多。

       5.氨基己糖苷酶缺乏症 又称GM2 神经节苷脂累积病或Tay-Sach disease。因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易与ALS 混淆。不同之处为前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有小脑体征,有些患者可伴抑郁性精神病和痴呆。

       6.良性肌束颤动 病因未明。其特点为广泛束颤不伴肌无力、肌萎缩和腱反射异常。正常人在疲劳、寒冷、焦虑、剧烈运动及抽烟和喝咖啡时容易出现。EMG有自发性电活动,但无运动单位的形状改变。在少数情况下束颤可为ALS 的首发症状,应引起注意。肌束颤动高度提示运动神经元核周病变,除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淀粉周围神经病外,其他周围神经病罕见。肌病患者出现束颤时应警惕合并周围神经病的可能。

       7.平山病 又称单肢脊髓性肌萎缩(monomelic spinal muscular atrophy)或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特点为20 岁左右起病,临床表现为肌萎缩、肌无力、肌束颤动和痉挛。症状进展1 年左右停止,MRI 可正常或见脊髓萎缩。一些患者早期表现为平山病,以后发展为ALS。

       8.重症肌无力 咽喉部位受累者须与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ALS 鉴别,前者有典型的肌无力和病态疲劳,休息后好转。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正常,重频刺激试验阳性。有些ALS 患者应用新斯的明后肌无力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应注意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9.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 是指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患者在患病20~25 年后出现缓慢进展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多见于肌萎缩后遗症最严重的部位,偶尔累及其他未受累肌群。进展缓慢、无上运动神经元的体征以及几乎不累及生命可资与ALS 鉴别。

       10.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ALS 症状群 国外已有近20个病例报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合并单纯下运动神经元、单纯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和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其中84%的患者抗甲状腺治疗后ALS 症状群获得改善。甲亢患者出现这些可逆性ALS 症状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神经系统受累,而非甲状腺肌病。

       11.副肿瘤性ALS 尽管有许多研究显示ALS 患者的肿瘤发病率与正常人相比并不增加,但一些合并肿瘤的ALS 患者在肿瘤切除之后,ALS 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完全消失。表明二者在病理发生机制方面有一定联系。淋巴瘤与ALS 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尽管淋巴瘤合并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可能与运动性周围神经病有关,但国外学者报告61 例ALS 合并淋巴瘤,其中半数以上合并上运动神经元体征,而在尸检病例中,又有半数以上可见皮质脊髓束受累。少数(不到10%)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ALS 的症状可缓解。

       12.中枢神经的多系统变性 临床上典型的ALS症状群可合并痴呆、帕金森症状群及小脑体征等,被称为ALS 叠加综合征,此时应与多系统萎缩、CJD、Al病(HAM)、Lyme 病、梅毒和多发性硬化有时也可引起类ALS 症状群。

       13.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铅、汞、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引起的中毒性周zheimer 病、Huntington 舞蹈病和Machado-Joseph 病等鉴别。

       14.其他脊髓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人类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相关性脊髓围神经病有时可出现类似于ALS 的临床表现,应注意鉴别。


明善诚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25

主题

914

帖子

2961

积分

初中

Rank: 4

积分
2961
发表于 2016-3-2 21: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沙发!大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81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4937
发表于 2016-3-3 04: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70

主题

927

帖子

709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092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蓝 发表于 2016-3-2 21:56
沙发沙发!大沙发!

点评

纳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10:32
明善诚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25

主题

914

帖子

2961

积分

初中

Rank: 4

积分
2961
发表于 2016-3-3 1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1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13

主题

5623

帖子

3万

积分

教授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0812
发表于 2016-3-3 20: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石头
修己以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1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13

主题

5623

帖子

3万

积分

教授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0812
发表于 2016-3-3 2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石头辛苦!
修己以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57

主题

1006

帖子

332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25
发表于 2016-3-3 22: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

主题

1547

帖子

40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78
发表于 2016-3-4 1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误诊过。谢谢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219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312
发表于 2016-4-6 2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坚强,内心宁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渐冻人(ALS/MND)论坛

GMT+8, 2024-12-21 13:18 , Processed in 0.3744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